科研星球

《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2021年版)》要点解析

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及肿瘤致死病因,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为了规范原发性肝癌危险人群的有效预防、早期筛查及诊断,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定了《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2021年版)》。


➤HCC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推荐意见1:任何病因所致肝硬化都有发生HCC的风险,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我国HCC的主要病因,是筛查的重点监测人群(A1)。


推荐意见2:多种病因或危险因素叠加(如慢性HBV或HCV感染合并酒精性肝病(A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或代谢综合症等)可显著增加HCC发生风险,此类人群应密切监测HCC的发生(B1)。


推荐意见3:经影像学证实的癌前病变[LGND及HGND,LI-RADS(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4级]为HCC发生的极高风险人群,应严密监测结节增长及性质变化(B1)。


➤原发性肝癌的二级预防措施


推荐意见4:AFP仍为筛查早期HCC的首选血清学指标(A1),与PIVKA-Ⅱ和AFP-L3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HCC的诊断率(B2)。


推荐意见5:血清AFP阴性或轻度升高者,在动态观察的基础上联合检测PIVKA-Ⅱ和AFP-L3等可以提高HCC早期诊断率(B2)。


推荐意见6:常规腹部超声检查是HCC 危险人群监测的主要影像学手段,可发现>2 cm的肿瘤及结节;超声造影(CEUS)可辅助鉴别肿瘤性质(A1)。


推荐意见7:肝脏CT平扫及增强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HCC的重要影像学方法之一,可用于直径>1 cm结节的鉴别诊断及监测(A1)。


推荐意见8:多模式MRI(平扫、DWI及增强)是诊断HCC最敏感的影像学方法,可发现直径≤1 cm肿瘤,用于结节性肝硬化的HCC筛查、鉴别超声发现的可疑结节性质。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可提高直径≤1 cm HCC的检出率,对于鉴别良性增生结节、癌前病变和早期HCC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A1)。


推荐意见9:肝储备功能及肝硬度准确评估对预测慢性肝病HCC发生风险有一定参考价值(C2)。


推荐意见10:腹部超声联合AFP为慢性肝病患者HCC常规筛查方法,多模式肝脏MRI和/或CT为加强筛查方法。低危人群每年1次常规筛查,中危人群每6个月1次常规筛查(C1);高危人群每3~6个月1次常规筛查(A1),每6~12个月1次加强筛查(B2);极高危人群每3个月常规筛查1次,每6个月加强筛查1次(B1)。


推荐意见11:监测过程中腹部超声发现<1 cm 结节,3个月复查1次,结节增长或结节>1 cm且血清甲胎蛋白(AFP) > 20 ng/ml应启动肝癌加强筛查流程。影像学检查不能确定结节性质者,可考虑在影像引导下行诊断性肝穿刺活组织学检查(C1)。


推荐意见12: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采用核苷(酸)类似物(NAs)或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采用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治疗并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可降低HCC风险,但不能完全消除,尤其对于已进入肝硬化阶段患者,获得病毒学应答后仍需按筛查流程监测HCC的发生(A1)。


推荐意见13:戒酒可降低ALD患者HCC风险(A1)。


推荐意见14:NAFLD患者应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加有氧运动等措施控制体重和防治代谢紊乱以降低HCC风险(B1)。


荐意见15:慢性肝病合并T2DM增加HCC风险,应严格监测及控制血糖水平(B1)。


以上内容摘自: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2021年版)[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 37(3): 532-542.


没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