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星球

常用临床研究设计介绍:RCT、生态学研究

从循证医学的角度看,临床研究是获取最佳证据的重要途径,整个过程体现了循证医学的精华。如何做好临床研究设计,小编整理了王胜锋博士(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场讲座《如何基于循证医学做好临床研究设计》,希望能给正在开展临床研究的你一些启发。

临床研究 vs 循证医学

临床研究是以病人为研究对象,解决临床医生每天所面临的诊断、治疗、预后以及预防相关问题。研究的真正目的是为临床决策提供证据,循证医学最开始提出来是为治疗决策提供证据的一套方法学理念。看下图的证据金字塔,塔顶是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第二位是随机对照试验(RCT),RCT是研究疗效的最高证据等级,如果不研究疗效,RCT可能就不是首选的研究设计。


0 (2).png


临床医生能提出的临床问题多种多样,例如,诊断方法是否准确?疾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哪些因素与疾病发生有关?患病后会有什么结局?治疗如何改变疾病的进程?等等。临床问题的研究方法不仅局限于大家所熟悉的RCT,如下图所示,常用研究设计有非常多的类型。

 

RCT

RCT是评价干预效果的金标准

常规的RCT思路大家可能都很熟悉,按照一定的纳入排除标准,选出一部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进行随机分组。分组后,一组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称为干预组,另一个组作为对照组。按照固定的时间,随访安全性和有效性结局。

 

RCT设计要点:随机、对照、重复、盲法

上述研究思路是RCT的经典理念。RCT 特别强调四点,即随机、对照、重复、盲法。研究须随机分组,设立对照组,研究结果一定可重复。盲法是比较有意思的一点,许多临床医生可能不清楚怎样设盲或者未意识到盲法的重要性。

 

这里举一个例子。在进行格列卫III期临床试验期间,格列卫获得FDA批准上市,上市以后,对照组的患者不可能愿意留在对照组,因此出现了跳组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对照组中持续治疗的比例仅占10.8%。然而,假设患者不知道分组情况,就降低这种跳组的情况。

 

0 (1).png


因此,研究必需强调盲法。一方面是为了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当然更主要的是为了去除研究当中所涉及到的患者、研究者以及分析者的主观心理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根据设盲的对象,研究可以分为单盲、双盲和三盲。对于药品上市而言,研究必须要达到三盲,即患者、研究者和分析者都必须进行设盲。

生态学研究

案例1-反应停与海豹儿畸形

反应停上市后,研究人员进行了生态趋势研究(ecological trend study),查看反应停每年的销售量跟海豹儿患者数量是否呈现正相关。如果呈现正相关,则有理由怀疑与反应停有关。生态趋势研究并不关心每位患者是否吃药,而是群体水平上,调查不良反应与药品销售的变化趋势,从而为寻找原因提供线索。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以个人为单位,而关注群体层面

 

0 (4).png


案例2-肺癌与室外空气污染

在肺癌领域,生态学研究特别多,尤其是肺癌与室外空气污染的相关研究。例如下图的文章就是一个典型的生态趋势研究,采用历年的空气污染数据,比如PM2.5、PM10,与肺癌死亡率进行关联性分析。实际上,研究人员并不清楚每位参与者具体暴露了多少PM2.5。除生态趋势研究外,还有一种叫做生态比较研究。生态比较研究是跨地域的研究,而生态趋势研究可能是跨年份的研究。


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13935115301341?via%3Dihub


限于篇幅,我们在后面的文章中会继续介绍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没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