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星球

干货!引用参考文献的5个错误典型

在盲审和论文答辩的时候,参考文献是一个重要的参照。许多老师都会习惯性地扫一眼参考文献有哪些。如果引用的文献有过多的[D](代表硕士论文)、五年前乃至三十年前的文献、水刊(哪些是核心,哪些是水刊,老师们门儿清),或者参考的大多是中文文献而外文文献匮乏,很容易留下不好的印象。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引用参考文献时有哪些坑,以及如何应对。


01

引用的文献年代久远

实证类研究的年代越久远,参考价值就越低。一般要求所引用文献50%—70%为近5年内发表的文献。这里涉及到一个衡量各个学科领域文献老化量度指标——普赖斯指数。


罐头科普

赖普斯指数:在一个具体学科内,把对年限不超过5年的引文数量与引文总数之比当做一个指标,用以量度文献的老化速度与程度。

如果过时的文献所占比例较大,则说明论文内容也较陈旧,缺乏创新点。如果论文所涉及的问题是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的热门课题,则近5年内的文献引用比例应较高,这可以反映作者对同行的研究成果了解和掌握的程度。


02

引用的文献不够权威

引用不权威的文献意味着你对这个领域的核心期刊不了解,容易暴露自己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有一个这样的粗略的比喻:“总和街头混混称兄道弟的人,自己八成也是个社会青年。”这些水刊、报纸的文献就可以算是本不该“称兄道弟”的人(想不到在学术圈连硕论都只能算半个“混混”)。在引用参考文献的时候,尽可能看看在知网中呈现的标题上方是否有类似于“北大核心”这样的红色标识。

640.png



03

随意添加脚注

不是每一句话都需要加个脚注过多的脚注容易引发读者的“审美疲劳”。真正需要加脚注的只有两类东西:

  • 事实(比如论文引用了某个历史性案例原文)
  • 观点(如郑也夫教授认为……)


但是不包括众所周知的事实与不言自明的观点。对于一些无需解释的事件添加脚注,会有画蛇添足之嫌。比如说论文里写道“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没有必要加个脚注说这是1978年的事儿。


04

参考文献跑题

选择参考文献应紧紧围绕主题,为论述主题服务。选择参考文献的原则是:凡是能有力说明、突出、烘托主题的就选用,否则就舍弃有的论文为了追求堆砌最新文献或是凑字数,将一些与主题无关的参考文献写进文章里。这不能体现论文的工作量,也不能体现参考文献的新颖,反而是内容累赘、多余。我们应当选用的文献是那些最有特征、最有代表性,能有力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能集中地表现论文主题的参考文献。

05

曲引

曲引是指根据自己论点的需要,对他人观点断章取义,进行改变原意的引用或歪曲性评价的行为。伪造、歪曲他人观点的行为,不仅直接造成引文误差,而且违反了《著作权法》中“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的规定,是一种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比如说在引用文献时,只引用前面半句,而忽略掉后面半句的定语;或是引用直接胡说八道。



没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