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星球

Nature | 樊荣团队发布空间分辨的染色质可及性测序新技术: Spatial-ATAC-seq

2022年8月17日,樊荣教授团队和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Gonçalo Castelo-Branco教授团队合作(第一作者是耶鲁大学的博士后和即将加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成为助理教授的邓彦翔博士)Nature上发表了文章 Spatial profiling of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in mouse and human tissues,进一步对染色质可及性在整个基因组尺度进行空间分辨测序(Spatial-ATAC-seq),是空间表观遗传分析技术上另一个新的突破。Spatial-ATAC-seq技术首次实现了在组织原位对染色质可及性的研究,为空间生物学这一新兴领域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0 (2).png

Spatial-ATAC-seq利用微流控技术将组织进行空间二维编码,并与ATAC-seq技术进行结合,实现了全基因组尺度的染色质可及性分析。为了获得高信噪比的数据,研究人员对实验方案进行了多次改进。将优化以后的Spatial-ATAC-seq测序结果与scATAC-seq的数据进行比较,数据质量达到相同水平。

0 (3).png
图1 Spatial-ATAC-seq总体设计和实验流程

研究人员利用Spatial-ATAC-seq对小鼠胚胎的空间染色质可及性进行了分析,成功分辨出了小鼠胚胎的主要器官。同时,将Spatial-ATAC-seq与单细胞数据进行整合,也实现了很好的匹配。

0.png
图2 小鼠胚胎器官发育的空间染色质可及性分析

利用Spatial-ATAC-seq技术,首次实现直接在人类扁桃体以高空间分辨率观察到特定的染色质可及性。通过拟时序分析,重构了B细胞激活过程中重要基因附近染色质可及性的时空变化。

0 (1).png
图3 人类扁桃体组织空间染色质可及性分析

Spatial-ATAC-seq作为一项基于NGS的全新空间组学技术,实现了对于组织环境中表观遗传机制的全基因组图谱分析。Spatial-ATAC-seq可以用于探索不同疾病状态的表观遗传起源,开发针对表观遗传的药物,开辟一条全新的疾病治疗途径。

樊荣团队目前正在开发更多的空间组学技术,包括将空间表观遗传分析技术、空间转录组和蛋白组等其他组学结合起来,以更加全面地研究基因调控的机制。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5094-1


没有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