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星球

国内发现最高等级传染病!病情危重,患者曾多次就诊…

据宁夏卫健委网站22日消息,2021年8月21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一例鼠疫(腺鼠疫)病例。


0.png
截图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卫健委官网


患者马某某(女,55岁,户籍为石嘴山市平罗县宝丰镇镇关村,现住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查布公社,常年从事放牧工作),8月14日13时左右,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在鄂托克旗乌兰镇一诊所就诊;8月15日20时左右,由其子驾车接回平罗县城关镇,到金水湖畔心和堂诊所就诊;8月16日17时左右,再次到心和堂诊所就诊,20时左右到平罗县人民医院就诊;8月17日零时30分左右,由其子驾车将其送至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凌晨收住院;8月20日诊断为疑似鼠疫病例;8月21日确诊为鼠疫病例,病情危重。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决定自2021年8月22日1时起,启动鼠疫疫情防控四级应急响应,全力救治患者,全面落实综合防控措施,确保疫情不传播、不扩散。

按鼠疫疫情分级,预警级别对应如下:

特别重大鼠疫疫情(Ⅰ级)、重大鼠疫疫情(Ⅱ级)为Ⅰ级预警;

较大鼠疫疫情(Ⅲ级)为II级预警;

一般鼠疫疫情(Ⅳ级)为Ⅲ级预警。

据了解,鼠疫在我国属于法定甲类传染病,消息一经报道,连上几个热搜。


0 (1).png0 (3).png0 (4).png


什么是鼠疫?究竟是怎么传播的?又该如何防范?


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是我国法定传染病中的甲类传染病,在法定传染病中位居第一位。鼠疫主要在啮齿类动物间流行,鼠、旱獭等是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宿主,鼠蚤为传播媒介。

去年8月份内蒙古曾出现2例鼠疫死亡病例。8月2日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石宝镇温都不令村委苏吉新村发生一死亡病例,经内蒙古、包头市两级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基因测序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判定死者死于肠型鼠疫;8月6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沙德格苏木毕克梯嘎查,一患者因多脏器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经专家组会诊,判断死者死于腺鼠疫。

 

鼠疫,是何时发现的?


鼠疫的流行历史回顾: 


鼠疫是古老的传染病,曾经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三次大流行。

  • 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查士丁尼大鼠疫于6世纪中叶开始至8世纪消失,在欧亚夺去上亿条生命。


  •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从14世纪中叶开始,前后300年。欧洲大陆丧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




  •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19世纪下半叶从云南、孟买开始,最后汇聚于北满(伪满洲国)爆发。其后有山西鼠疫,东北第二次鼠疫,以及欧亚非其他地区的鼠疫,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才销声匿迹,全球先后死于鼠疫者达数千万。


  • 我国是深受鼠疫影响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鼠疫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我国多个省区仍存在不同种类的鼠疫疫源地,近年来一直有散发病例发生。

 

鼠疫的特点有哪些?


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特别是败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100%,鼠疫潜伏期短们一般为1~6天,个别病例能达到8~9天。


鼠疫,是如何进行传播的?


鼠类和啮齿类动物,其中褐家鼠和黄胸鼠是主要传染源。野狐、野狼、野猫、野兔、骆驼和羊也可能是传染源。病人是肺型鼠疫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 


鼠蚤叮咬传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可将病原体(鼠疫耶尔森菌)传播给人,形成“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方式。

呼吸道感染,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带有大量的鼠疫耶尔森菌,可经飞沫形成人际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皮肤传播,健康人破损的皮肤黏膜与病人的脓血、痰液或或患病动物的皮肉、血液接触发生感染。

0 (3).jpg


萌萌哒的土拨鼠是鼠疫菌稳定的储存库,带菌率高


鼠疫是由家鼠传染的吗?“鼠疫长期存在于野生动物身上,特别是啮齿目动物。”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陈安国介绍,能感染和传播鼠疫的啮齿目动物,全世界有186种,我国有40多种,比如青藏高原上的旱獭属,松辽平原上的黄鼠属,准格尔盆地的大沙鼠属,内蒙古高原的沙土鼠属和云南的大鼠属。


旱獭,正是土拨鼠。别看它长得萌萌哒,却是鼠疫菌稳定的储存库,带菌率高,因此要坚决避免猎杀食用旱獭以及各种野鼠。


家鼠如果同野鼠接触就很容易感染鼠疫,而在家鼠身上寄生的蚤类会叮咬人而形成人间鼠疫。其中黄胸鼠、褐家鼠和黑家鼠都是人间鼠疫的重要传染源。


投喂土拨鼠成流行?专家呼吁:不可取


近日,网上有人发出一段短视频,视频中,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一个小女孩正在喂土拨鼠喝饮料。小女孩看起来并不比土拨鼠高很多。随着喂饮料的情景,视频还打出“咕噜咕噜”的字样,不少网友留言评论,觉得土拨鼠很可爱,呼吁爱护自然,保护动物。


记者发现,在某些短视频平台上,发布自己与土拨鼠的短视频还不少。包括直接用手喂食、喂水等亲密行为,投喂的食物包括白菜、馒头、黄瓜、蛋糕、饼干等。


在高原上徒手喂土拨鼠,俨然成为一项流行的“标准动作”。“呆萌土拨鼠”“超可爱的土拨鼠”等是这些短视频的关键词,更有网友认为,通过亲手喂食土拨鼠,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现。


0 (1).jpg

一些短视频晒出徒手喂土拨鼠


事实上,这群动物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萌宠。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发文指出,“喜马拉雅旱獭(俗称土拨鼠)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宿主之一。旱獭所携带的菌株是我们国家已发现的菌株中致病力最强、最容易导致死亡的菌株。”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呼吁,为了大家的健康,请大家不要近距离接触旱獭,更不能捕捉饲养或剥食,不要成为下次疫情的主角。


感染鼠疫后,都有哪些表现?


感染鼠疫的临床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可将鼠疫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脓毒血症型鼠疫和其他类型鼠疫。

腺鼠疫:高热畏寒,伴恶心呕吐、头痛及四肢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肤黏膜出血点等,多表现为腹股沟、腋下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一周后淋巴结很快化脓溃破。

肺鼠疫: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胸痛,呼吸急促,嘴唇发紫,咳嗽和黏膜或血性泡沫痰,常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

0.jpg


败血症鼠疫:高热寒战,神志不清,昏迷,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广泛皮肤出血和坏死。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野外工作者、与旱獭密切接触者或剥食者、牧民是高危人群。鼠疫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预防接种可获得一定免疫力

 

如何预防鼠疫?


专家提醒广大公众:严格按照鼠疫防控“三不三报”的要求,切实做好个人防护,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1、“三不”: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2、“三报”:发现病(死)旱獭及其他动物要报告、发现疑似鼠疫病人要报告、发现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要报告。
  
3、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场所,去医疗机构就诊或个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时要及时佩戴口罩。
  
4、若怀疑自己与病例有过接触可向当地疾控部门主动申报,取得专业指导,一旦出现发热、咳嗽、淋巴结疼痛、咯血或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5、外出旅游时尽量减少和野生动物接触,不去逗玩健康状况不明的旱獭,做好防蚤叮咬,通过使用驱避剂、减少躯体暴露,避免被蚤叮咬,不私自捕猎、食用野生动物。

鼠疫传染性强
赶紧提醒更多人注意!







宁夏卫健委通报称,2021年8月21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一例鼠疫(腺鼠疫)病例。



患者马某某(女,55岁,户籍为石嘴山市平罗县宝丰镇镇关村,现住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查布公社,常年从事放牧工作),8月14日13时左右,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在鄂托克旗乌兰镇一诊所就诊;8月15日20时左右,由其子驾车接回平罗县城关镇,到金水湖畔心和堂诊所就诊;8月16日17时左右,再次到心和堂诊所就诊,20时左右到平罗县人民医院就诊;8月17日零时30分左右,由其子驾车将其送至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凌晨收住院;8月20日诊断为疑似鼠疫病例;8月21日确诊为鼠疫病例,病情危重。

0 (2).png

根据《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决定自2021年8月22日1时起,启动鼠疫疫情防控四级应急响应,全力救治患者,全面落实综合防控措施,确保疫情不传播、不扩散。
 
据健康时报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我国已发生多起人确诊鼠疫病例:






· 2020年7月5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20年乌拉特中旗鼠疫疫情Ⅲ级预警的通告》称,2020年7月4日,乌拉特中旗人民医院报告了1例疑似腺鼠疫病例。


· 2020年8月6日,内蒙古包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达茂旗石宝镇1例肠型鼠疫死亡病例通报。


· 2020年8月6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接到包头市昆都仑区卫健委《关于一例发热病人的情况通报函》,通报乌拉特前旗一名患者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医。8月7日凌晨,该患者因多脏器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经自治区、包头市专家组会诊判定患者为腺鼠疫。


· 2020年9月24日,云南版纳州勐海县西定乡卫生院报告1例腺鼠疫疑似病例,于9月27日诊断为确诊鼠疫病例,该病例为一名3岁儿童。


鼠疫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强制管理的甲类传染病,该病主要通过病媒生物传播、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在自然疫源地,病媒生物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跳蚤是传播鼠疫的主要媒介,寄生在染疫动物的跳蚤感染鼠疫菌后再叮咬人,即可造成人的感染。
 
接触传播是指人在宰杀、剥皮及食肉时接触染疫动物,或接触鼠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时,病菌通过皮肤表面伤口或粘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
 
此外,肺鼠疫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病人在呼吸、咳嗽时释放出的病菌可以形成飞沫而短时间悬浮于空气中,此时他人吸入时也可造成感染。
 
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1-6天之间,多为2-3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 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可以将鼠疫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轻型鼠疫和其他少见类型鼠疫。临床表现主要为: 
 
轻型病人:表现为低热,全身症状轻微,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可能伴有化脓。 
 
腺鼠疫: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除全身症状外,主要表现为急性淋巴结炎。在蚤叮咬的局部出现疼痛、红斑,可以形成疱疹、脓疱甚至发展形成疖、痈。叮咬附近区域的淋巴结出现肿大、疼痛,治疗不及时可以迅速化脓、破溃,使病人疼痛难忍,无法活动。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腹股沟区的淋巴结,其次是腋下、颈部及颌下的淋巴结。 
 
肺鼠疫:病人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起病24-36小时内出现胸痛、咳嗽、咳大量鲜红色血痰,呼吸困难和发绀迅速加重,抢救不及时2到3天内死亡。 
 
败血症型鼠疫:最为凶险,病人出现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有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便血、血尿等。病死率几乎达到100%。
 
但需要注意的是,各种类型的鼠疫并不是相对独立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侗曾8月22日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介绍,相对来说,腺鼠疫在人和人之间传染性是比较弱的,一般情况下不具备通过呼吸道人传人的特点。但是,一旦腺鼠疫患者发展到肺鼠疫,就有了呼吸道传播的能力,在人群之间的传染性就比较强了。不仅如此,各种类型鼠疫都可能发展为败血症型鼠疫。
 
预防鼠疫,记住这三点

因此,对于鼠疫这类的传染病,预防非常重要,主要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进行:
 
1、控制传染源
 
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都可以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如鼠类、旱獭等。此外,鼠疫患者也是传染源。
 
因此预防鼠疫首先要从两方面控制传染源:
 
1)消灭动物传染源。广泛开展灭鼠运动;旱獭在某些地区是重要传染源,也应做好控制工作。 

2)对疑似或确诊病例坚持就地、就近隔离治疗原则,对疑似或确诊病例分别予以单间隔离。同时应对直接接触者在单独隔离状态下进行医学观察。 
 
2、切断传播途径
 
鼠疫主要通过病媒生物传播、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
 
因此要彻底灭蚤,减少被叮咬的机会;避免接触染病或死亡动物;此外,疫区要实行“三报三不”制度。“三报”:报告病死鼠、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三不”: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3、保护易感人群
 
人对鼠疫普遍易感,人类在感染过鼠疫菌后可获得终身免疫力。 因此只要是未感染过鼠疫的人,都应做好自我防护。
 
参与治疗或进入疫区的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戴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穿胶鞋及隔离衣。 
 
对于生活在疫源地及毗邻地区的群众,进入鼠疫疫源地旅游和务工的人员要严格做到“不私自捕猎染疫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产品出疫区。 对进入鼠疫疫源地的人群要防虫防蚤,防止节肢动物叮咬;远离旱獭洞穴,不要在鼠或旱獭的洞口周围坐卧停留。 


没有账号?